第468章 战国琉璃球 (第1/2页)

加入书签

沈世杰举着那东西,放在李斐面前,问他:“你看这像什么?”

李斐看了又看:“苍蝇头?”

沈世杰一听,张了张嘴,不知道说什么好。

楚健笑道:“蜻蜓眼吧?当然,你说苍蝇头也行。”

毕竟蜻蜓的头跟苍蝇头其实很相似。

“啊,对对对!没错!是蜻蜓头。这东西就叫蜻蜓眼吗?”

楚健点头:“这种东西流行于战国时期,但最初并非我们中国的,而是埃及和西亚那边传进来的。”

公元前两千年,古埃及、西亚那边就出现了人造玻璃,但一开始是单色的,此后一千年,才终于出现彩色玻璃。

公元前10世纪,在玻璃珠母体上镶同心圆,制造出"眼睛"效果的镶嵌玻璃经终于在地中海沿岸出现。

"眼睛"文化据说发源于西亚,相信眼睛有避邪功能的这种信仰,多盛形于从事畜牧的草原民族,在游牧民族迁徙的路途中,身上佩戴这种镶嵌玻璃珠,一方面可以避邪,一方面随时都有可能用来交换所需之物。

这种镶了“复合眼珠”的玻璃珠,春秋战国时期进入中国。

中原地区与西亚虽然相隔数万里,但在公元前二千年到一千年的铜器时代,东西文明之间活跃着许多游牧民族,他们往来于漫漫中西亚沙漠地带,玻璃色彩美丽,便于随身携带,游牧民族交这种镶嵌玻璃珠由西亚带入中国。

而这种彩色缤纷、灿烂夺目的西亚玻璃珠受到当时中国王公贵族的极度喜爱。

因为这个缘故,当时在中国产生了高度的社会需求,导致中原玻璃艺匠开始利用本地原料进行仿制,以氧化铅和氧化钡替代苏打,制造出与西亚、地中海东岸地区配方不同,也就是含铅钡成分的蜻蜓眼玻璃珠。

“所以,这玩意不是我们中国产的?”李斐又问道。

沈世杰:“错!这是中国产的,起源不是我们国家而已。”

我们中国不会像棒子一样,抢夺别国的文化起源。是国外传进来的,咱不会否认。就像佛教,咱从来不会说是中国的。

楚健鉴定道:“这应该是战国末期的蜻蜓眼。”

“怎么说?”

楚健解释:“战国初期的蜻蜓眼,多为类形球,并不规整,有个像扁方形或扁鼓形。尺寸比较小,绝大多数直径不足二厘米。一般多在一到一点五厘米之间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↑返回顶部↑

上一章 书页/目录 下一页

言情小说相关阅读: 狼狗男友装奶,她沦陷了 幻梦黄昏海 公子莫动心 断亲后,我带着金手指逃荒护娘亲 大夏第一妖后 眷余蓉 重生六零,彪悍军嫂勇闯雪域高原 华夏武道第一人 自强与坚守 穿越农门:医女空间燃翻天! 重生之超级赘婿 封心锁爱!重回2000当学霸 走不出的青春时光 九幽重生路 穿越时空真的那么好玩吗? 我男德十级,快穿拯救虐文女主 【GB】弃犬 野村小医仙 杀手穿越二国师太宠 重生七零:夺回身份嫁兵王